24小时服务热线0516-89862888
    热熔胶枪系列
    梅州本地宝
    来源:杏彩体育发布:2024-01-24 21:08:03访问量:1

      梅州客家陶瓷历史悠远长久,源远流长从平远西周石正窑到梅县唐代水车窑,从梅县宋代瑶上窑到大埔明代余里窑,从五华清代瓦坑窑到大埔民国高陂窑……梅州陶瓷文化历史悠远长久,源远流长。

      本文将梅州生产、梅州出土、梅州收藏的部分陶瓷文化艺术品奉献给广大读者,以便大家便捷地了解梅州陶瓷艺术文化发展脉络——

      大埔高陂窑始于宋,延至今。高陂窑主要有青瓷、薄胎瓷、釉下青花、釉下五彩等产品。

      高陂是大埔最早的陶瓷产地,宋代以前已有陶瓷生产,有史料记载的陶瓷生产历史已有700多年,是我省陶瓷主产区之一,素有“陶瓷之乡”“白玉城”美称,更有粤东“瓷都”之誉。高陂瓷是一种汉族传统工艺。有青瓷、薄胎瓷、釉下青花、釉下五彩等。著名产品为豆青竹节茶具、豆青竹节笔筒及豆青竹节杯,颇为素雅。薄胎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被称为白玉瓷,精巧玲珑,秀丽典雅。釉下青花瓷瓶及釉下五彩瓷瓶,色彩斑斓,精巧细腻,绿如翡翠,白胜羊脂。高陂瓷享誉海内外,产品多数出口,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

      高陂位于大埔南片各乡镇水陆交通中心,是全县陶瓷产品的集散地。旧时陆运不通,各镇的陶瓷就是经水路由高陂转往汕头再运至海外(故大埔陶瓷习惯上也称为“高陂瓷”)。第一间省立陶瓷职校——“广东省高陂陶瓷职业学校”于1943年在高陂中学借场所创办。大埔第一间国营陶瓷企业——“高陂机械陶瓷厂(后改名赤山瓷厂)”于1954年在高陂赤山创办。第一家省立陶研机构——“广东省大埔陶瓷研究所”于1959年在高陂乌槎创办。

      五华龙颈坑南宋窑遗址,位于五华县华城镇西北河子口老柏塘山南坡。窑址出土大量匣钵、垫环、垫饼以及一些窑砖,在匣钵内还有不少瓷器,均已变形、残破,或烧结黏附于匣钵内。该窑生产碗、盘、碟、盏、杯、壶、罐等器物,瓷质坚硬、洁白,釉色以青釉为主,包括青黄、青绿、青白色等,个别为酱釉。

      1992年,为配合广梅汕铁路工程建设,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五华县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在河子口龙颈坑发现有瓷窑的堆积,嗣后于1993年进行发掘。此次发掘,未清理窑床,仅清理了铁路工程范围内的窑址堆积,面积230平方米。据调查,南坡山地分布约有5座龙窑,其中最西面的1座,长约35米、宽约2.2米,顺山势建造,窑口向南。文化堆积厚0.5~1.1米,灰褐色,含炭屑、灰烬。堆积下部有厚5~10厘米的灰烬层。

      出土的匣钵数量很多,较完整者114件。均为夹砂陶,厚胎,质地较硬,器表有酱褐色釉。器形以漏斗形为多,圆筒形的很少。瓷器以碗、盘、盏类为大宗,罐壶类较少。碗有莲瓣碗、小碗等。龙颈坑窑未发掘窑址,但从调查可知属龙窑,顺山势而筑,属分室龙窑。

      龙颈坑窑的窑具,与南方地区宋元时期的同类器大同小异。烧造的瓷器,大多数属青釉瓷器,中沿外凸起的厚圆唇(如下图)。碗、盘类是宋元时期较为流行的风格。烧制时漏斗形匣钵装烧碗、盘、盏、碟,圈足下垫放垫环或渣饼,用圆筒形匣钵装烧罐、壶类,匣钵逐个层叠装烧。龙颈坑窑的器物形制多见于南宋时期,部分为元代,由此推测,窑址的主要年代为南宋时期,至元代期间废弃。

      大埔余里明代窑遗址,位于大埔县三河镇余里村下村山尾。该窑址20世纪60年代发现,80年代中期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曾做过小规模的发掘。2013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客家博物馆、大埔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大埔县博物馆等单位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期间依照考古发掘规程对该窑址进行课题性的科学研究,同时还十分关注遗址现场的保护,及时建议当地政府采取必要的保护的方法。至2014年1月初,发掘工作告一段落。

      此次发掘工作发现并揭露了龙窑遗迹4座,还有作坊房址、土灶、辘轳坑、柱洞、灰坑、灰沟等,并出土大批窑具和瓷器标本。现已揭露的龙窑都有不同程度破坏。其中Y3是一座阶梯式分段龙窑,保存相对较好,除窑口部分被严重破坏外,左右两侧窑壁及各窑室隔墙、火道、窑门、窑床、窑尾烟道等结构都较为清楚,且窑门外还发现活动面,门外两侧还有柱洞。个别窑床还有成片摆放整齐的匣钵,有的匣钵上还有未取走的瓷器。发现的房址砖墙遗迹应是当时窑业作坊隔墙。其中房内发现有与制瓷有关的辘轳坑等迹象,房外还发现土灶、灰坑、灰沟等遗迹。发掘出土了大量青釉瓷器残件,主要器型有碗、盘、杯、碟、瓶、炉、砚台、盖罐、灯盏、烛台、印模等十余种日常用瓷以及窑具匣钵、窑垫等生产工具,遗物丰富。各类器型素面为主,但也有一些菊瓣纹等花纹。碗和碟上还多印有“福” “禄” “寿” “安” “德” “宁” “玉” “用”等吉祥文字。

      余里窑属浙江龙泉窑系,时代大致为明代早中期,产品烧成采用南方地区流行的龙窑,用匣钵装烧,制瓷技术和烧成技术高超。余里古窑址群分布范围较大,除现已发掘的下村山尾外,周边的山坳及余里上村、五丰村岗岽坑等都有同类窑址发现,数量约有二十多处。余里窑址是广东省境内已知最早的仿龙泉青瓷窑业遗存,而且是同类窑址中罕见保存较好、规模宏大的明时期龙泉系青瓷窑场,在广东目前所见的同类遗址中极为罕见。

      从考古发掘情况看,余里古窑群烧制的瓷器精致,造型典雅,装饰艺术富有特色,而且烧造延续时间比较久,产量较大,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看,濒临韩江,水运便利,部分产品应该还远销海外。余里窑遗址发掘填补了大埔地区明代窑业遗存的空白,而且丰富了广东地区陶瓷文化的内涵,为探讨广东的陶瓷历史、探索大埔县的瓷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为研究余里窑的生产流程、窑炉技术、烧造工艺、销售路线等提供了依据。

      梅县瑶上宋代窑遗址,位于梅县区南口镇瑶上郭屋村碗窑窝,为宋代窑址。1982年发现,1985年发掘。窑炉结构为龙窑,窑壁用长方形砖砌筑,窑床倾斜度为23°~ 25°。窑中间有一道隔火墙,上有10个火孔。窑址出土器物有碗、碟、盘、盏、盅、壶和窑具漏斗形匣钵。器物施青白釉、青釉、酱釉,以青釉为主。碗心一周刮釉,叠烧法烧成。少量青白瓷碗、碟的内壁刻花、印花,纹样有牡丹、飞凤,以回形纹作边饰,使用覆烧法,有芒口,与北方的定窑系统瓷器烧制方法相同,省内少见。

      梅县唐代水车窑,据现有考古资料记录,其窑址约有7处,主要分布在水车镇的瓦坑口、罗屋坑以及南口镇崇芳山等地,中心窑场在水车镇瓦坑口一带。

      水车窑于南北朝后期至唐代初期创烧,盛于中晚唐,宋代已少有生产。产品不仅满足当地市场所需,还远销海外。水车窑产品,品种多样,造型丰富。据现有考古资料记录及笔者多年来收集的实物来看,水车窑烧制的产品有碗、碟、杯(盏)、壶、鼎、盂、军持、罐、炉、瓶、灯、灶、砚等等。从陶瓷的功用来考察,这些种类可分为祭器、明器、实用器三大类;基本能满足唐代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祭礼、葬礼等所需并有批量销往海外市场。生产量最大的应是碗和碟。碗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玉璧足葵口碗,四瓣口,又称四出线,四棱线(即碗边开对成四小口,每口有一凸线直下底心);另一类是矮圈足碗,同是四瓣满釉;器物和制作的过程极似我国唐代最著名的浙江越窑的产品,唯支烧法有小区别,水车窑是满施釉后在碗外底足擦去三块釉后用叉形支具装烧,三块擦痕明显。越窑产品则底不施釉,为圆形垫支烧、露圆形垫痕;此类碗有达34厘米口径的,应专为外销所制。

      水车窑产品釉色青莹,温润似玉,胎质坚硬、厚实,但欠致密细腻,手指叩之,声音不够清脆。胎色多呈青灰色,深灰色或灰白色。水车窑主要以釉质釉色取胜,其能傲居唐代广东各瓷窑之首,全凭青翠娇嫩的釉色和温润似玉的釉质。釉质分玻璃质感和半透明釉,并有厚、薄釉之分,釉面有开片纹和不开片纹两种。开细片纹者,如宋代哥窑的鱼子纹。釉厚者如厚冰堆积、晶莹剔透。综合实物表明:水车窑大多以玻璃釉为主,上品者如琉璃,似玛瑙,观赏价值极高。其次为半透明釉,无开片纹(出土时间长遇空气变化亦有出现隐隐约约的浅裂纹);釉色有湖水绿色,豆绿色、黄绿色、艾色等,并有褐色的紫衣釉品种,无论何种颜色均朗润清淡、气韵天成。其中以湖水绿色最值一提,比之唐越窑秘色瓷的“千峰翠色”及后世宋代的盖世名品龙泉窑的粉青釉毫不逊色。

      水车窑产品光素无纹,不重装饰,而以釉面清纯、温润似玉为追求目标。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出土品有刻、划花等纹饰者,正如曾广亿《广东唐宋陶瓷工艺特点》一文中描述“广东唐代的日用陶瓷,从出土器物来看,除个别罐、盂镂连线孔外,其余均系素面,胎质厚重,可知当时在陶瓷的制作方面讲究实用,不重纹饰、在釉色方面追求玉的效果,一般唐瓷施釉较厚就是这个原因。潮州北郊窑和梅州市梅县区水车窑烧制的产品有不少碗、碟、壶、盆、罐等通体釉面光洁无瑕,色泽青中微泛黄色,晶莹夺目,达到了似玉的要求。”

      水车窑产品制作考究,技术先进。根据现有资料表明,唐代水车窑的青瓷制作技术和窑炉选型等方面都是比较先进且极富创新改革精神。基本上吸收了唐代同时期最先进的技艺,与被称为唐代青瓷瓷都——浙江越窑所使用的技艺几乎无区别,有些技术沿袭至今还在使用。

      水车窑在中唐以来,以烧制青瓷为主。当地工匠积极吸收全国各地陶瓷的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并富有改革创新精神,使产品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还大胆借鉴国外金银器的造型,创造出具有外域风情的瓷品。

      平远西周石正窑遗址,位于石正镇安仁村,系一种圆穴窑,在生土中挖成,由窑室、窑箅、火膛、窑门四个部分所组成。1974年5月,由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组织发掘了四座,结构基本一致。从火门进入为火膛,火膛之上是窑室,中间隔着很厚的窑箅。窑室平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无顶,窑壁作弧形状。窑箅和窑壁用泥拌草涂抹和夯牢,经高度焙烧,极为坚硬。窑箅表面平坦,窑箅之下为火膛,其中四号窑室残高0.9米,宽1.5×1.8米。据推测,烧窑时窑顶可能用竹木或石板架成平顶,留出烟道后,其余地方用湿泥加以密封,烧成一窑器物后,再将窑顶揭开,再烧时则再搭上相同的平顶。

      该窑出土的陶器,以罐为最多,占69.97%,碗、碟占16.82%,壶、盂、盆、插座和陶压锤数量最少。这些陶器,以几何印纹硬陶为主。纹饰有方格纹、云雷纹、云雷与方格组合纹。素面陶也有,但数量不多。除印纹陶外,彩绘装饰也是这批陶器的重要特征。有点彩、划彩两种,点彩一般以二、三点为一组,点于器腹或口沿上,点距不很均匀;划彩则以直线条纹(二至五条为一组)绘于印纹陶器腹环壁一周,也有绘于口沿的。彩绘颜色有黑、赭、棕红、暗绿等色,以黑色为主。

      该窑虽然系一种竖穴升焰窑,但其烧制的印纹陶和彩绘陶器,据石湾陶瓷研究所测定,火候一般在900至1200度左右,可见该窑比韶关走马岗窑进步,有一定的科学性,在烧成气氛性质方面,能偶尔还原。

      广东粤东新中体育有限公司(简称:粤东新中体)于2021年3月5日在梅州市梅县区正式成立,是广东新中体育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业务以梅州为中心,覆盖惠州、河源、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等城市,是梅州

      【2023梅州马拉松】挑战极限,奔跑自我!亲爱的跑友们,2023年的梅州马拉松即将来临!这是一个让你挑战自我的绝佳机会,释放激情,展现个人魅力!

      今年6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新调整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三有”名录),野猪被正式调出该名录。虽然野猪不再是“三有”保护动物。但并不代表就可以随

      为提升我市药学技术人员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全市药品监管、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中药材鉴定技能,推动梅州医药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梅州市总工会举办主题为“匠心向党扬国粹,技能竞赛

      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享受一次性创业资助、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有着“世界客都”之称,也是中国地级市,第二个“世界长寿之都”。那你知道梅州的长寿密码是什么吗

      2023广东开学第一课(秋季)以“青春的力量”为主题,带来多场景八大主题公开课和两项公益活动,全面科普,护航新学期。

      “2021全国互联网法律和法规知识云大赛”由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法制网承办,历时一个月,面向互联网公司从业人员和广大网民展开,竞赛答题入口、规则及奖项见正文。

      欢迎广大人民群众在此留言,反映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住房等方面政策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线索,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线索,因政策措施不协调不配套不完善带

      近年来,对于女性的乳腺癌和宫颈癌“两癌”,相信我们大家都不陌生了。2022年,适龄女生HPV免费接种项目被列入省、市的十件民生实事,目前接种情况如何呢?

      2023年7月17日-7月30日,梅州市卫生健康局联合梅县区卫生健康局,对梅州城区(梅江区及梅县区)41间持证经营的游泳场所开展了卫生管理工作专项检查行动。

      2023年7月梅州市清凉山水库饮用水源坝前监测点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品质衡量准则(GB 3838-2002)》中表1的基本项目(24项)、表2的补充项目(5项)和表3的特定项目(80项),并加测电导率、透明度、叶

      【导语】:梅州客家陶瓷历史悠远长久,源远流长从平远西周石正窑到梅县唐代水车窑,从梅县宋代瑶上窑到大埔明代余里窑,从五华清代瓦坑窑到大埔民国高陂窑……梅州陶瓷文化历史悠远长久,源远流长。

      本文将梅州生产、梅州出土、梅州收藏的部分陶瓷文化艺术品奉献给广大读者,以便大家便捷地了解梅州陶瓷艺术文化发展脉络——

      大埔高陂窑始于宋,延至今。高陂窑主要有青瓷、薄胎瓷、釉下青花、釉下五彩等产品。

      高陂是大埔最早的陶瓷产地,宋代以前已有陶瓷生产,有史料记载的陶瓷生产历史已有700多年,是我省陶瓷主产区之一,素有“陶瓷之乡”“白玉城”美称,更有粤东“瓷都”之誉。高陂瓷是一种汉族传统工艺。有青瓷、薄胎瓷、釉下青花、釉下五彩等。著名产品为豆青竹节茶具、豆青竹节笔筒及豆青竹节杯,颇为素雅。薄胎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被称为白玉瓷,精巧玲珑,秀丽典雅。釉下青花瓷瓶及釉下五彩瓷瓶,色彩斑斓,精巧细腻,绿如翡翠,白胜羊脂。高陂瓷享誉海内外,产品多数出口,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

      高陂位于大埔南片各乡镇水陆交通中心,是全县陶瓷产品的集散地。旧时陆运不通,各镇的陶瓷就是经水路由高陂转往汕头再运至海外(故大埔陶瓷习惯上也称为“高陂瓷”)。第一间省立陶瓷职校——“广东省高陂陶瓷职业学校”于1943年在高陂中学借场所创办。大埔第一间国营陶瓷企业——“高陂机械陶瓷厂(后改名赤山瓷厂)”于1954年在高陂赤山创办。第一家省立陶研机构——“广东省大埔陶瓷研究所”于1959年在高陂乌槎创办。

      五华龙颈坑南宋窑遗址,位于五华县华城镇西北河子口老柏塘山南坡。窑址出土大量匣钵、垫环、垫饼以及一些窑砖,在匣钵内还有不少瓷器,均已变形、残破,或烧结黏附于匣钵内。该窑生产碗、盘、碟、盏、杯、壶、罐等器物,瓷质坚硬、洁白,釉色以青釉为主,包括青黄、青绿、青白色等,个别为酱釉。

      1992年,为配合广梅汕铁路工程建设,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五华县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在河子口龙颈坑发现有瓷窑的堆积,嗣后于1993年进行发掘。此次发掘,未清理窑床,仅清理了铁路工程范围内的窑址堆积,面积230平方米。据调查,南坡山地分布约有5座龙窑,其中最西面的1座,长约35米、宽约2.2米,顺山势建造,窑口向南。文化堆积厚0.5~1.1米,灰褐色,含炭屑、灰烬。堆积下部有厚5~10厘米的灰烬层。

      出土的匣钵数量很多,较完整者114件。均为夹砂陶,厚胎,质地较硬,器表有酱褐色釉。器形以漏斗形为多,圆筒形的很少。瓷器以碗、盘、盏类为大宗,罐壶类较少。碗有莲瓣碗、小碗等。龙颈坑窑未发掘窑址,但从调查可知属龙窑,顺山势而筑,属分室龙窑。

      龙颈坑窑的窑具,与南方地区宋元时期的同类器大同小异。烧造的瓷器,大多数属青釉瓷器,中沿外凸起的厚圆唇(如下图)。碗、盘类是宋元时期较为流行的风格。烧制时漏斗形匣钵装烧碗、盘、盏、碟,圈足下垫放垫环或渣饼,用圆筒形匣钵装烧罐、壶类,匣钵逐个层叠装烧。龙颈坑窑的器物形制多见于南宋时期,部分为元代,由此推测,窑址的主要年代为南宋时期,至元代期间废弃。

      大埔余里明代窑遗址,位于大埔县三河镇余里村下村山尾。该窑址20世纪60年代发现,80年代中期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曾做过小规模的发掘。2013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客家博物馆、大埔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大埔县博物馆等单位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期间依照考古发掘规程对该窑址进行课题性的科学研究,同时还十分关注遗址现场的保护,及时建议当地政府采取必要的保护的方法。至2014年1月初,发掘工作告一段落。

      此次发掘工作发现并揭露了龙窑遗迹4座,还有作坊房址、土灶、辘轳坑、柱洞、灰坑、灰沟等,并出土大批窑具和瓷器标本。现已揭露的龙窑都有不同程度破坏。其中Y3是一座阶梯式分段龙窑,保存相对较好,除窑口部分被严重破坏外,左右两侧窑壁及各窑室隔墙、火道、窑门、窑床、窑尾烟道等结构都较为清楚,且窑门外还发现活动面,门外两侧还有柱洞。个别窑床还有成片摆放整齐的匣钵,有的匣钵上还有未取走的瓷器。发现的房址砖墙遗迹应是当时窑业作坊隔墙。其中房内发现有与制瓷有关的辘轳坑等迹象,房外还发现土灶、灰坑、灰沟等遗迹。发掘出土了大量青釉瓷器残件,主要器型有碗、盘、杯、碟、瓶、炉、砚台、盖罐、灯盏、烛台、印模等十余种日常用瓷以及窑具匣钵、窑垫等生产工具,遗物丰富。各类器型素面为主,但也有一些菊瓣纹等花纹。碗和碟上还多印有“福” “禄” “寿” “安” “德” “宁” “玉” “用”等吉祥文字。

      余里窑属浙江龙泉窑系,时代大致为明代早中期,产品烧成采用南方地区流行的龙窑,用匣钵装烧,制瓷技术和烧成技术高超。余里古窑址群分布范围较大,除现已发掘的下村山尾外,周边的山坳及余里上村、五丰村岗岽坑等都有同类窑址发现,数量约有二十多处。余里窑址是广东省境内已知最早的仿龙泉青瓷窑业遗存,而且是同类窑址中罕见保存较好、规模宏大的明时期龙泉系青瓷窑场,在广东目前所见的同类遗址中极为罕见。

      从考古发掘情况看,余里古窑群烧制的瓷器精致,造型典雅,装饰艺术富有特色,而且烧造延续时间比较久,产量较大,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看,濒临韩江,水运便利,部分产品应该还远销海外。余里窑遗址发掘填补了大埔地区明代窑业遗存的空白,而且丰富了广东地区陶瓷文化的内涵,为探讨广东的陶瓷历史、探索大埔县的瓷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为研究余里窑的生产流程、窑炉技术、烧造工艺、销售路线等提供了依据。

      梅县瑶上宋代窑遗址,位于梅县区南口镇瑶上郭屋村碗窑窝,为宋代窑址。1982年发现,1985年发掘。窑炉结构为龙窑,窑壁用长方形砖砌筑,窑床倾斜度为23°~ 25°。窑中间有一道隔火墙,上有10个火孔。窑址出土器物有碗、碟、盘、盏、盅、壶和窑具漏斗形匣钵。器物施青白釉、青釉、酱釉,以青釉为主。碗心一周刮釉,叠烧法烧成。少量青白瓷碗、碟的内壁刻花、印花,纹样有牡丹、飞凤,以回形纹作边饰,使用覆烧法,有芒口,与北方的定窑系统瓷器烧制方法相同,省内少见。

      梅县唐代水车窑,据现有考古资料记录,其窑址约有7处,主要分布在水车镇的瓦坑口、罗屋坑以及南口镇崇芳山等地,中心窑场在水车镇瓦坑口一带。

      水车窑于南北朝后期至唐代初期创烧,盛于中晚唐,宋代已少有生产。产品不仅满足当地市场所需,还远销海外。水车窑产品,品种多样,造型丰富。据现有考古资料记录及笔者多年来收集的实物来看,水车窑烧制的产品有碗、碟、杯(盏)、壶、鼎、盂、军持、罐、炉、瓶、灯、灶、砚等等。从陶瓷的功用来考察,这些种类可分为祭器、明器、实用器三大类;基本能满足唐代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祭礼、葬礼等所需并有批量销往海外市场。生产量最大的应是碗和碟。碗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玉璧足葵口碗,四瓣口,又称四出线,四棱线(即碗边开对成四小口,每口有一凸线直下底心);另一类是矮圈足碗,同是四瓣满釉;器物和制作的过程极似我国唐代最著名的浙江越窑的产品,唯支烧法有小区别,水车窑是满施釉后在碗外底足擦去三块釉后用叉形支具装烧,三块擦痕明显。越窑产品则底不施釉,为圆形垫支烧、露圆形垫痕;此类碗有达34厘米口径的,应专为外销所制。

      水车窑产品釉色青莹,温润似玉,胎质坚硬、厚实,但欠致密细腻,手指叩之,声音不够清脆。胎色多呈青灰色,深灰色或灰白色。水车窑主要以釉质釉色取胜,其能傲居唐代广东各瓷窑之首,全凭青翠娇嫩的釉色和温润似玉的釉质。釉质分玻璃质感和半透明釉,并有厚、薄釉之分,釉面有开片纹和不开片纹两种。开细片纹者,如宋代哥窑的鱼子纹。釉厚者如厚冰堆积、晶莹剔透。综合实物表明:水车窑大多以玻璃釉为主,上品者如琉璃,似玛瑙,观赏价值极高。其次为半透明釉,无开片纹(出土时间长遇空气变化亦有出现隐隐约约的浅裂纹);釉色有湖水绿色,豆绿色、黄绿色、艾色等,并有褐色的紫衣釉品种,无论何种颜色均朗润清淡、气韵天成。其中以湖水绿色最值一提,比之唐越窑秘色瓷的“千峰翠色”及后世宋代的盖世名品龙泉窑的粉青釉毫不逊色。

      水车窑产品光素无纹,不重装饰,而以釉面清纯、温润似玉为追求目标。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出土品有刻、划花等纹饰者,正如曾广亿《广东唐宋陶瓷工艺特点》一文中描述“广东唐代的日用陶瓷,从出土器物来看,除个别罐、盂镂连线孔外,其余均系素面,胎质厚重,可知当时在陶瓷的制作方面讲究实用,不重纹饰、在釉色方面追求玉的效果,一般唐瓷施釉较厚就是这个原因。潮州北郊窑和梅州市梅县区水车窑烧制的产品有不少碗、碟、壶、盆、罐等通体釉面光洁无瑕,色泽青中微泛黄色,晶莹夺目,达到了似玉的要求。”

      水车窑产品制作考究,技术先进。根据现有资料表明,唐代水车窑的青瓷制作技术和窑炉选型等方面都是比较先进且极富创新改革精神。基本上吸收了唐代同时期最先进的技艺,与被称为唐代青瓷瓷都——浙江越窑所使用的技艺几乎无区别,有些技术沿袭至今还在使用。

      水车窑在中唐以来,以烧制青瓷为主。当地工匠积极吸收全国各地陶瓷的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并富有改革创新精神,使产品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还大胆借鉴国外金银器的造型,创造出具有外域风情的瓷品。

      平远西周石正窑遗址,位于石正镇安仁村,系一种圆穴窑,在生土中挖成,由窑室、窑箅、火膛、窑门四个部分所组成。1974年5月,由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组织发掘了四座,结构基本一致。从火门进入为火膛,火膛之上是窑室,中间隔着很厚的窑箅。窑室平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无顶,窑壁作弧形状。窑箅和窑壁用泥拌草涂抹和夯牢,经高度焙烧,极为坚硬。窑箅表面平坦,窑箅之下为火膛,其中四号窑室残高0.9米,宽1.5×1.8米。据推测,烧窑时窑顶可能用竹木或石板架成平顶,留出烟道后,其余地方用湿泥加以密封,烧成一窑器物后,再将窑顶揭开,再烧时则再搭上相同的平顶。

      该窑出土的陶器,以罐为最多,占69.97%,碗、碟占16.82%,壶、盂、盆、插座和陶压锤数量最少。这些陶器,以几何印纹硬陶为主。纹饰有方格纹、云雷纹、云雷与方格组合纹。素面陶也有,但数量不多。除印纹陶外,彩绘装饰也是这批陶器的重要特征。有点彩、划彩两种,点彩一般以二、三点为一组,点于器腹或口沿上,点距不很均匀;划彩则以直线条纹(二至五条为一组)绘于印纹陶器腹环壁一周,也有绘于口沿的。彩绘颜色有黑、赭、棕红、暗绿等色,以黑色为主。

      该窑虽然系一种竖穴升焰窑,但其烧制的印纹陶和彩绘陶器,据石湾陶瓷研究所测定,火候一般在900至1200度左右,可见该窑比韶关走马岗窑进步,有一定的科学性,在烧成气氛性质方面,能偶尔还原。